搜索热度同比猛增1152%,常被保安当做“黄牛”,陪诊师为何这么火?

成为一名陪诊师意味着什么?

或许每个人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在网络视频里,陪诊师被描述为“陪人看病”, “有腿就行”, 无需门槛和经验,只需替病人排队、挂号、看医生和缴费的心动职业。在医院保安眼里,陪诊师和医院黄牛无异。

但在陪诊师的眼里,除了“贩卖时间“陪伴病人外,陪诊师还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的服务行业,有机会帮助更多的人。有的陪诊师在家乡做陪诊,给了自己经济自由和陪伴父母的机会。

据美团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老人陪诊”等关键词搜索量同比增长达424%,订单量同比增长95%,今年以来,陪诊服务的线上搜索热度已同比猛增1152%。

陪诊行业热门的背后,是病患在复杂的就诊程序,漫长的排队,等待的煎熬中,主动选择“临时家属”陪同,而陪诊师也可以在这期间,握住病人的手,共同面对病痛。

孤独患者的陪伴

我的陪诊师朋友,她说得阑尾炎的时候一个人挂了三次号。疼痛感是从下午六点袭来的,她捂着肚子从家中慌忙爬起赶去医院,当时被诊断为痛经。

疼痛渐渐蔓延,在经历了漫长的20个小时后,她再次从床上爬起时,已无法直起身,每走一步都有被狠戳的刺痛,她只能选择弯腰前进。即便将身体弯曲,她也疼到只想“把肚子赶紧掏出来”。

从内科转妇科,又回到外科。医生触诊时按她的肚子,哪哪都痛,最后诊断阑尾已经破裂穿孔,形成了腹膜炎,而腹膜炎的下一步,就是败血症和休克,甚至死亡。

那个盛夏的下午,她的冷汗早已浸湿衣服,弯着腰把挂号、缴费、排队、看病这些繁杂的流程前前后后走了四遍,每走一步,都让疼痛再多加一分。

那时,她希望身边有个人至少能有帮她把手续办好,她可能就不会那么痛了。

这还不是她离死亡最近的时刻。

她被告知疑似患有甲状腺癌,要确诊就得先做病理组织检验。那天是周一,朋友都在上班,她一个人到了医院,看着医务人员把四根针扎进皮肤,“捅来捅去”以取得病理组织做活检。

得知确诊的消息,也是她一个人。“那瞬间,人是懵的,腿是软的。”而身边,没人能握住她颤抖的手。

现在,有过病痛经历的她成为那个陪在患者身边,当对方感到恐惧时能够握住患者的手的人。

 

是陪诊师,也是倾听者

她最早是在短视频上知道“陪诊师”的。视频里的人说,成为陪诊师不需要经验,也没什么门槛——帮患者跑腿、排队、拿药和取报告,经验丰富的还可为异地就医的患者提供上门接送问诊或代问诊的服务,有月入过万的可能。她心动了。

但搜索下来,她发现本地专业的陪诊公司并不多,平台上只有两三家陪诊公司在招聘且近日活跃。而入职陪诊初创公司后,她发现公司没有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也不擅长营销推广,因此难以获得客源。

所以她决定单干,她认为,陪诊本质上是服务业,需要耐心和共情心。因此,除了简单的挂号、排队、缴费、取报告等服务外,她会选择提前在包中装水、零食和纸巾等,在患者需要的时候双手奉上。

在她看来,穿工作服和送患者到停车场或公交站点也应是行业规范。定价陪诊全天268元,半天128元。这样的定价在陪诊行业内是正常收费,

除了服务本身,营销也是陪诊师生意的重要一环。除了在社交媒体发布陪诊日常外,还会选择去医院遛狗,给附近的老人发传单。操着一口本地方言的她很容易就获得老人的信任。但她常常会被医院保安阻拦,在他们眼里,自己和“黄牛”没什么两样。但她并不这样认为,她认为除了陪诊本身外,陪诊师能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

宝妈是陪诊行业认为最需要支持的群体 

宝妈,是行业里公认需要提供双重支持的群体之一。在医院就诊时,宝妈常要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拿着一大包检查单和奶瓶、尿不湿、衣服等生活物品,儿童医院常没有座位,宝妈时不时带着孩子去外面转一圈哄一哄。否则,诊室可能会充斥着孩子尖锐的哭声。

最辛苦的是孩子打点滴时上厕所,宝妈们常需要一手拿着点滴,一手去上厕所,还要同时照顾孩子,这些工作“三头六臂都不够”。而陪诊师在此刻,就会帮忙哄孩子拿生活物品,为疲惫的妈妈换来一点喘口气的时间。

陪诊师还得当倾听者。焦虑、自责、委屈,是宝妈常有的情绪,比如拿到的号是早上10点,尽管会提醒她们提前30分钟到就行,但她们依然会在早上8点就去诊室门口排队,目的就是想着能让孩子早点看上病。她就会变成倾听者,用上自己的经历,为她们出谋划策。“这些情感支持,甚至可能是陪诊最重要的部分”。

(来源:时代周报)